當前位置:首頁 > 武當功夫 > 太極文化

太極徑中徑


    太極拳原名綿拳,又名長拳,又名十三勢,又名小周天。其更名太極,不知始於何時何人。以上諸名,皆切合事實,良非偶然。綿拳者,因其著法,綿綿不斷,而其體復以柔軟如綿為原則,故名。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而勁斷意不斷,運用較長於他拳,故名。十三勢者,綜合拳勢中各種動作,歸納棚履擠按採冽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勢。分析言之,則每勢之中,又皆須具備十三勢之意。有一不具,則其勢為不備。先哲恐學者徒重形式,輕忽實際要義,故以十三勢命名。而十三勢之名稱,在一百餘手太極拳中,除進退外,學者欲求十三勢之所以然,自非細心體驗不可。至名小周天者,則係道家名詞。

    此種拳術,原出道家導引之法。道家工夫,有動靜二種。靜者為坐功。坐時,所守雖各有不同,而其功在呼吸則一,故名吐納。動者為引功。引功亦各有所守,而意在周遍,故名導引。人之一身,縱有任(胸前)督(背后)脈,橫有帶脈。象法天地,縱橫互轉(zhuǎn),周遍全身,為一小周天。后人誤作小九天,則義無所取矣。斯亦因其內(nèi)含之意命名,與形於外之動作無關也。

    以上所舉各名稱,雖皆含義至深,名實相副。然或則微嫌隱晦,或則偏重外形,胥不及更名太極之至當恰好。太極之名,流傳最古,在首創(chuàng)文字之時,古圣人以之象徵天地者也。其形為一圓,中以 S式之線,區(qū)分紅黑。略具知識之吾國人,一望即能辯其為太極圖也。紅者,象徵乎陽;黑者,象徵乎陰。太極拳者,亦即每一動作之中,皆以圓為體,陰陽為用。所謂動靜也,虛實也,剛?cè)嵋玻_闔也,屈伸也,弛張也,存亡也,皆陰陽也。名異而實同也。

    所有太極拳全部之動作運用,無在不以圓為體,陰陽為用。舉長拳、綿拳、十三勢、小周天等含義,以太極二字包括無遺。形於外者如此,藏於內(nèi)者亦如此。運於全身者如此,觸於局部者亦無不如此。命名之至當恰好,無過於此者矣。然時人有因此拳名為太極,而棚、履、擠、按、採、冽、肘、靠八勢,古人有格於八卦之說,遂不察古人以離坎定方位之意,妄加穿鑿,以易之象詞,為附會之具。謂離為火,有炎上之象;坎為水,有就下之象。一若全部易經(jīng),專為太極拳而說法者。使學者幾疑太極拳為神化之術,非精通易理后不能學,豈非自欺欺人之甚者乎;蛟唬簳r人附會易理,持之有故,義似可通,何妨并存其說,俾好學深思之士,得於此中求得奧義,詎不甚佳。余曰:不然。一切拳術,皆應從實際工夫著手,豈口舌閒事。即陰陽二字,悟其功用,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然其所以運化之巧,雖以數(shù)十年研磨之力,猶苦難窮。時人所附會者,理論誠玄,於事實何補,徒以紛紛者亂人心曲耳。

    至謂持之有故,義似可通,則一切技藝,皆通於道。佛言道在一切處,豈惟太極拳與易理可通。在進於道者觀之,則一切與一切皆無不可通也。讀予文者,幸毋震於虛聲而遵循其不切事實之理論

   用意
    

 太極拳為內(nèi)家工夫,學者之能成就與否,其關鍵全在知否用意。知用意則有成,不知則否。用意愈精,則工夫愈細密。先哲論著中,關於用意之指示,如:「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谷纭该庠搭^在腰隙」,如:「勢勢揆心須用意」,如:「意氣君來骨肉臣」,如:「意氣換得靈」等等,不勝悉舉。用意之關係重大,從可知矣。惟學者不經(jīng)傳授,雖熟讀先哲之文,仍苦不知用意次第。因太極之著法,與他拳迥異。他拳肘則為肘,膝則為膝,效用顯露。學者易求其力量集中之點。每一動作,心目中皆得設假想之敵。拳術之動作愈簡明者,練習愈易收效。因其用意所在,顯然可見。如近世歐美盛行之拳斗,用意極簡,成就極易。捨憑藉天然壯健之體力,加以鍛練外,無所謂藝術也。太極拳則不然,力量集中之點,初無定位,其目的在能求於應用時,因敵變化。故於練習時,務令周身無一處非力量可集中之點。欲於用時能臻此境界,全在練時用意周密。惟太極之著法,既不如他拳之肘則為肘,膝則為膝。故第於每一著法之中,細求其棚、履、擠、按、採、冽、肘靠之方位而加之意焉。

    如何是八者之方位,前章已言之。太極之動作,以圓為體。每一圓中可分析為四正四隅,即寓八法。進退顧盼定,亦同寓八法之中。非於八法之外,別有進退顧盼定也。例如棚、擠、靠為進,用右則左顧,用左則右盼。履、按、採為退,顧盼亦反於前。冽時可退可進,顧盼隨之而異。至中定尤為十三勢之主,不但十三勢以中定為主,可謂一切法皆由中定而生。無中定則一切法胥無所附麗。譬之以規(guī)劃圓,定點不栘,圓斯成就。若無定點,規(guī)雖在手,圓不能成。太極既以圓為體,則每圓中,必有其定點,毫無疑義。惟太極之用遍全身,圓亦遍全身。初學者,將以何法求每圓之定點。用簡御繁之道,在先求一身中定之點。一身中定之點何在,則在腰間。太極拳之原則,為不用力而用意。故於每一動作之先,須注意腰部。體以規(guī)劃圓之不移定點,然后發(fā)為各種動作。先哲論著中所謂刻刻留心在腰間,所謂命意源頭在腰隙,所謂腰如車輪,所謂主宰於腰,皆明示中定之點在腰也。

    至每一動作用意所在,則當就其形式仔細揣摩。因太極之形體,各師傳授不同。有所謂大架子、小架子、新架子、老架子等等分別。動作極不一致,然其屬於意者則無不同也。練時只須認真分析,進則為棚,為擠,為靠,或為冽,為肘。揣摩其意,并使之連續(xù)。退則為履,為採,為按,或為冽,為肘。就形體之近似,而加之意焉。唯此說法,乃就初學不知用意者勉強分析而言,使得有下手之處。若進一步言之,則每式皆含有十三勢,進退顧盼不能拘也。初學者最好先求手之用意。兩手分出賓主,僅注意主手,賓手隨主手而動。

    以上動作,雖皆主宰於腰。而用意不妨先求其在手者,因手之動作顯著,應如何用意,尚易揣摩。略舉二例,以概其餘。初學者,揣摩用意,未必適合。然寧可錯誤,不可無意。意隨動轉(zhuǎn),變換自靈。先哲謂意氣須轉(zhuǎn)換得靈。乃恐后人緣外家拳練法,拳則注意於拳,肘則注意於肘,而忽略太極連綿不斷之意。所謂動則變,變則化,亦是此意。學太極拳者,若不能勢勢揆其用意,即練習純熟,亦不過進退周旋之屬於外形者也。內(nèi)家云乎哉!藝術云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