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道教文化 > 道教門派

道教門派 --茅山宗

     以茅山為祖庭形成的道派。它宗承上清派,是上清派以茅山為發(fā)展中心的別稱。茅山宗的開創(chuàng)者是上清派第九代宗師陶弘景。南齊永明十年(492),陶弘景歸隱茅山,自號“華陽隱居”。他繼承楊羲、許謐、許囗所傳上清經(jīng),悉心搜求散失的楊、許手書上清經(jīng)訣真跡,編纂《真浩》、《登真隱訣》、《真靈位業(yè)圖》等二百余卷道經(jīng),弘揚上清經(jīng)法。經(jīng)數(shù)十年苦心經(jīng)營,上清派的教理和組織逐漸完備,茅山已成為上清派的活動中心,故此后上清派即被稱為“茅山宗”。陶景弘以后,茅山宗人才輩出,影響日益擴大,至唐宋時期,走向興盛。唐代最顯要的道士多來自茅山,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茅山高道極得唐宗室的尊崇,他們不時被禮請入京,講道德醮,出入禁中,備受禮遇。時有茅山為天下道學所宗之譽。宋代茅山歷代宗師多得皇室所賜“先生”稱號。至劉混康任嗣法宗師時臻于極盛。劉混康曾治愈皇后孟氏心疾,哲宗于紹圣四年(1097)敕命將其所居茅山潛神庵擴建為元符觀。宋徽宗即位又敕命擴建為元符萬寧宮,并賜劉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劍,又親書《度人經(jīng)》、《清凈經(jīng)》、《六甲神符》賜之。時茅山已形成三宮五觀,“三茅崇奉之嚴,未有盛于斯時也”。(《茅山華陽先生解化之碑》,劉大彬《茅山志》卷二六)茅山宗從齊梁至北宋,鼎盛百年,成為道教主流。南宋以后,漸趨衰微,但仍傳承不絕,時有高道名于世。元代,名道士杜道堅入覲元世祖,奉璽書提點道教,住持杭州宗陽宮。其后茅山道士張雨,以能詩善畫,享譽于元后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茅山上清宗壇歸屬于張?zhí)鞄熣坏。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師四十五代,第一代魏華存稱太師,第二代楊羲稱玄師,第三代許謐稱真師,第四代許囗至四十五代劉大彬皆稱宗師。茅山宗傳承以楊、許上清經(jīng)箓為憑,劉混康得御賜印、劍后,傳承信物增加了印劍。茅山宗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騙撰人神并列的上清神譜《真靈位業(yè)圖》。茅山宗的修煉理論在陶弘景時已基本形成,后經(jīng)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的弘揚而趨成熟。茅山宗傳承、修習上清經(jīng),也兼習靈寶經(jīng)、三皇經(jīng)及天師道經(jīng)戒法箓。修持方法以思神、誦經(jīng)為主,也倡行從術合修,結合導引、服食、藥餌、外丹和氣功養(yǎng)生諸術,以得長生之道。茅山宗著述宏富,為前期諸道派之冠。清笪蟾光《茅山志》著錄《上清大洞寶經(jīng)篇目》一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箓》一部,《上清大洞寶箓篇目》三十五部,及眾真所著經(jīng)論篇目六十二部。茅山宗是中國道教的重要道派。它不僅在隋唐時期成為道教主流,而且有系統(tǒng)的道教理論和組織制度,對修煉方術和齋醮儀規(guī)也有較大貢獻。茅山宗與龍虎、閣皂鼎立為符箓三宗,合并入正一道后,又以小宗單獨承傳,直至近現(xiàn)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