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武當功夫 > 太極文化

吳鑒泉演拳實錄

  吳鑒泉(1870~1942年),又名愛紳,滿族,河北大興縣人,吳式太極拳創(chuàng)始入。吳自小喜愛武術,隨其父(其父哭金佑,隨楊露禪、楊班候父子學習太極拳大、小架。久練不輟,為一代太極拳名師)習練武極拳。吳鑒泉得父親傳,精通太極拳大、小架和各種器械的演練。其苦心磨練,日久技精、融合太極拳大、小架之精華子巴的拳架甲,經(jīng)過數(shù)十年演變、炭展,形成獨具特色的拳架——吳式太極拳。
  哭式次極拳共84式。特點為:拳架小巧,具有大架功廢,剛柔相濟、快慢相間:演練起來輕快柔和、綿不斷、開展不失緊湊。緊湊中又透輕松自蜘。
  吳鑒泉于1928年被上海精武會和國術館聘為教授,子1933年割役鑒泉拳社。培養(yǎng)了大批學員,為吳式文極攀的降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鑒泉攀社發(fā)展至今,分社巴遍布海內外羅個國家和地區(qū),其門八遍布海內外,昊式太極拳如今在海內外廣為流傳。
  現(xiàn)擷取吳鑒泉大師部分拳架照片,供大家學習、參考、研究。
  
  1.預備勢(圖1)
  預備勢者,是開始動作的預備姿勢。其目的在于先將心情平息,然后起勢。
  注意要點:立身中正,腹內松凈,二目平視,精神內守。
  動作要領:兩手松掌,徐徐提起,漸漸垂下,提手是吸,垂手是呼,呼吸用鼻。
  口訣:立身中正頂頭懸,腹內松凈氣騰然。三陽聚首于百會,氣沉丹田在關元。太極長拳號內功,呼吸導引十四經(jīng)。吐納本是內家功,推陳布新調元神。
      
  2.攬雀尾
  分解動作第一式(圖2):兩手提起分兩儀,左右一似陰陽魚,靜極而動開而合,松肩坐腿如捧月;雙手合成陰陽掌,兩掌相錯拿關節(jié),待機而動觀變化,隨勢往來運機宜。
  分解動作第二式(圖3):身形右轉變陰儀,松肩垂肘氣貼背,大指對正在準頭,精神含蓄勿暴露;一切舉動須沉靜,呼吸平息莫緊促,動中有靜靜復動,意隨心使氣從意。
  分解動作第三式(圖4):松肩垂肘采據(jù)勁,牽引對方自動起,轉移對方失平衡,方法巧妙不費力;取舍攻擊徐觀變,伸屈開合任自然;擠進采捌旋轉;八法精通能應變。
  分解動作第四式(圖5):弓腿向前勁為擠,右轉平旋,動作形成胸前圈,縱橫平圓隨意轉;上旋下旋徐進退,升降沉浮任自然,明確太極纏絲勁,沾粘連隨不丟頂;雖然分解為六式,得其環(huán)中而為一。
  分解動作第五式(圖6):五式回旋迎面掌,蓄勁待發(fā)推向前,似發(fā)未發(fā)勁未展,發(fā)掌如矢打在擁擠按須認清,得其環(huán)中應無窮;這個姿勢變化大,得來不覺費功夫。
  分解動作第六式(圖7):弓腿照出迎面掌,雀尾勁意說完畢,升降沉浮守中土,總而言之合即出;旋轉進退與開合,身法步法須一致,周圍面積三百六,內外大小俱為一;外用向心包圍力,內用離心脫困圍,主動被動互乘變,得其環(huán)中樂融融;學者識得內外旋,上下進退具了然。
  
  3.單鞭勢(圖8)
  右手作勾是為吸,左手分掌即是呼,目隨手勢向左轉,含胸拔背神貫頂;裹襠護臂尾閭正,滿身輕利頂頭懸,立身中正氣沉靜,松肩墜肘如泰山。
  
  4.提手上式(圖9,圖10)
  兩手相合來抱攏,右手上旋左下按,如若推進為擠勁,提高上旋乃上勢;右手上旋左下按,坐身屈腿向前看,兩肘微彎氣貼背,提手上勢乃一體。
  
  5.白鶴亮翅
  分解動作第一式(圖11):白鶴亮翅似舒羽,內求圓活外松展,身形扭轉向左看,兩肘彎曲氣膨滿;左掌外轉為捌勁,此勢用途頗為廣,內氣外勢具混圓。
   

 分解動作第二式(圖12):身軀扭轉回正位,兩肘下沉護頭面,勢勢顯示神安泰,肩肘松覺腿曲彎。
  
  6.摟膝拗步
  分解動作第一式(圖13):摟膝拗步取攻勢,左手采搌向下按;右手打出/頃勢搓,虛實相應功效佳;左右摟膝純一理,摟為采搌按向前,進退步法連環(huán)式,步隨身換有虛實。
     

 分解動作第二式(圖14):摟膝拗步攻守宜,前進后退左右斜;進退轉換須靈敏,得心應手在感覺:摟為采按前進,左右斜按隨身轉,感覺靈敏變化多,懂勁之后乃靈活。
  
  7.倒攆猴
  說明:倒攆猴的姿勢與摟膝拗步一樣,在行拳過程中有些不同而定勢則一。
  
  8.手揮琵琶(圖15)
  手揮琵琶乃守勢,靜以待動相機行,左手摟膝右下按,變轉虛實自適應;進步退步搬攔捶,不進不退靜待動,能攻善守徐觀變,運用虛實方為功;若欲取來必先與,兵不厭詐運智謀。
  
  9.上步搬攔捶(圖16—圖18)
  說明:此勢在用法中起著連環(huán)性的作用,在八法的運用方面亦較復雜,包括擁、搌、按、采、捌等勁,一虛一實的使用,因此不能把它作為分解的說明。
  
  10.進步搬攔捶(圖19,圖20)
  進步搬攔是截擊,搬攔掌后還有捶:氣力集中在拳頭,松沉轟然如撞擊;得機五勢連環(huán)用,真假虛實宜辨清;前進后退身靈敏,靈貓捕鼠示神奇。
  
  11.如封似閉(圖21,圖22)
  如封似閉示神奇,隱現(xiàn)無常難尋跡。認為真來又是假,突如猛虎把山推。了解陰陽虛實理,動中有靜靜復動。虛中有實實有虛,動靜虛實剛濟柔。進退呼吸要靈活,捕鼠捉影徒嘆息。
  
  12.十字手
  分解動作第一式(圖23):分手合掌十字手,前摟后打折疊勁,往復折疊要靈活,全憑機警顯機能;能曉折疊之奧妙,始能敗中來取勝。
  分解動作第二式(抱虎歸山)(圖24):又名豹虎推山,繼如封似閉之后,乘虛而人,雙手推出,即乘虛而撲之,兩手一分一合轉為十字手。
  分解動作第三式(圖25):要點同分解動作第一式。
  
  13.肘底看捶(圖26,圖27)
  肘底看捶是捌勁,離心作用顯神奇;左掌外旋離心力,手腳相應倒攆猴;弓腿坐腿掌回旋,左掌打出在胸前,身形進退有呼吸,作用完全是腿勁;左腿退出有彈力,發(fā)勁完整要一氣。
  
  14.斜飛勢
  分解動作第一式(圖28):敵進我空順而取,肩打背打勢連環(huán),左右動作如一轍,恰到好處方為準;過猶不及后悔遲,全在感覺之靈敏,采搌而進乘虛人,進步粘身始可用。
    

  分解動作第二式(圖29):斜飛勢用肩,肩中還有背,一但得機勢,轟然如搗椎。肩背可作連環(huán)打,內氣外勢合為一,雙手分為陰陽掌,發(fā)勁平衡乃不差。
  
  15.提手上勢(圖30)
  此勢同前提手上勢不同之處有二:其一是由單鞭勢后而作提手上勢,此為大斜飛式之后向前弓腿而進的;另一是坐腿而上的。以下的白鶴亮翅、摟膝拗步俱同。
  
  16.海底針(圖31)
  海底針來是穿掌,必要之時取下陰,沉肩墜肘掌下穿,兩手相錯拿關兇,此種用法是借力,因敵所適而取之,對方力大我沉腕,不是力敵是智取。
  
  17.扇通背(肩通背,圖32-圖33)
  左手撐掌右開弓,好似箭矢脫弦出,若能知曉呼而吸,此勢能使氣沖天,開弓圓滿氣貼背,立身中正始不差。
    
  18.撇身捶(圖34,圖35)
  撇身捶來陰陽肘,肘里藏捶示神奇;若能一中窩心炮,管他金剛也會倒;退步上步為一體,運用全憑順勢;沾粘連隨不丟頂,任你進退自由行。
    
  19.云手(圖36,圖37)
  云手只是手連環(huán),陰掌陽掌左右翻;進退開合虛實掌,八法圈轉一俱全,不論正面與反面,前襠后臀兩面兼,左右兩腋隨意用,沾連粘隨運用完,采捌肘靠隨機便,無拘無束任你反。
  
  20.左右分腳
   

 分解動作第一式(圖38):分腳是將腿提起后向左右分開踢出,用腳尖踢;蹬腳是用腳跟來蹬,在盤架時須注意之,不能踢蹬不分清楚。
  分解動作第二式(圖39):如用右腿向右分踢時,是用右腳將對方的來勢順之,把對方的腳兜起,然后隨而向右方用腳打去,這屬于腳面應用的棚捌勁。
  
  21.左右高探馬(圖40,圖41)
  左右高探陰陽錯,兩手一似相搓摩;虛實兩用方為準,拿到關節(jié)即是用。
  
  22.右分腳(圖42-圖44)
  左右分腳意相同,提起左腿向左分,重心在腳立身穩(wěn),右腳支點要牢固,兩臂舒展是力偶,目的平衡維重心,轉身蹬腳亦如是,重心不過在腳跟。
    
  23.摟膝指襠捶(圖45)
  上步摟膝打在陰,松肩垂肘氣下沉;力由脊發(fā)須完整,手腕肘肩混合一。
      
  24.披身踢腳(圖46)
  披身踢腳轉身蹬,上步搬攔捶更兇,如封似閉待敵進,雙手按出勢猛撲;兩手展開十字手,左前右后摟膝步,合掌松肩攬雀尾,連環(huán)使用應變功。

 

25.退步打虎
  分解動作第一式(圖 47):虛出一掌來示意,以進為退是妙用,吸引對方跟蹤進,打虎之勢防進擊;右腳收回以待用,攻守咸宜任自為;學得太極陰陽法,變通虛實乃可用;敗中取勝備萬一,右腿收縮掩襠勢;分腿隱藏來應戰(zhàn),雙峰壓頂扭身踢;轉過身來再起腳,更隨上步搬攔捶;身形靈巧方能戰(zhàn),輕靈圓活乃奏功。
  分解動作第二式(圖48):退步打虎勢乃防御動作,兩手錯掌披面打出,連隨退步右腿起腳,這是以退為進的防御法。老架子有左右打虎勢,現(xiàn)取其一。
  
  
  26.雙峰貫耳(圖49,圖50)
  雙峰貫耳運雙捶,打擊太陽和耳門;太陽本是頭動脈,擊中頭暈人不。淮嗣}即是太陽穴,穴閉知覺全失去;運用采掘勁手法,飛蛾投火必自尋。
  
   27.下勢(圖51)
  下勢穿掌有起伏,白蛇吐信一腳出,金雞獨立來應變,左右穿掌倒攆猴。
  
  28.金雞獨立(圖52,圖53)
  金雞獨立來應變,左右穿掌倒攆猴,右手護頂左掩襠,提腿遮襠護中央;左右穿掌換方位,雙手連環(huán)起 妙用,太極圈轉多變化,伸屈開合有奇功。
  
  29.上步攬雀尾(圖 54)
  含胸墜肘采搌勁,乘虛而入攬雀尾,吸引對方失重心,乘勢擠靠可任施。
  
  30.野馬分鬃(圖55-圖57)
  野馬分鬃勢純剛,氣勢合一乃得章,分手合掌左右轉,松肩舒背顯剛強,掌分左右采掘勁,左右轉換有虛買,八法純熟如意轉,上下平旋如機動。
  
  31.玉女穿梭(圖58,圖59)
  玉女穿梭似織錦,支掌四面與八方,閃轉騰挪前后應,變換方位須靈活;左旋右打如投梭,右旋左打勢連環(huán),身形扭轉要靈活,善變虛實乃為用。
  
  
  32.轉身擺蓮腿(圖60)
  轉身擺蓮腿,防敵背后襲;左腿是掤勁,反擊是為捌;發(fā)腿離心力,外旋度九十;兩掌須相輔,手腳乃合一。
  
  33.退步跨虎(圖61)
  上步七星勢,退步跨虎形,起腳成守勢,預防敵來攻。兩臂大開展,有備而無患;誘敵來投網(wǎng),收放任自由。
  
  34.彎弓射虎(圖62,圖63)
  彎弓射虎勢,蓄勁如放矢,兩拳是重點,發(fā)勁在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