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武當功夫 > 太極文化

中國散打十大名帥

 


中國的散打項目從1978年開始試驗,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28年了。這28年中,中國散打的水平逐漸提高,散打項目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散打,接受散打,喜歡散打。中國散打也逐漸走出國門,揚威世界。
近30年來,中國散打界涌現(xiàn)出了一批批運動員,他們技術嫻熟、體能過硬,上演了無數(shù)場經(jīng)典戰(zhàn)役,有的以小搏大,有的一擊制勝。在這些耀眼的運動員和他們出演的刺激比賽背后,是默默耕耘的教練員。
散打項目自身的特點決定了作為一名散打教練員需要具備比其他運動項目更多的素質(zhì),他們要有科學的訓練手段,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要繼承傳統(tǒng),還要有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大膽銳意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擁有實戰(zhàn)能力的同時,更要擁有運籌帷幄的智慧和遠見。
應廣大讀者要求,本刊強力策劃“中國散打十大名帥”專題,入選名帥的十名散打教練員都是仍然活躍在國內(nèi)散打舞臺上我國散打的中流砥柱。他們擁有各自的經(jīng)歷、不同的性格,培養(yǎng)了不同風格的運動員,造就出專屬于自己的輝煌。(以下以姓氏的漢語拼音為序)

 

管建民——不敗的國家隊主教練

  這是一個盛產(chǎn)英雄但又反英雄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成功既令人向往,又使人懷疑,如此脆弱并隨時可能被顛覆。人們對傳奇的破敗早已見怪不怪,也很容易在面對表面上的完美時懷疑不已。然而管建民,這位中國散打神話的締造者,卻用他十年的散打執(zhí)教經(jīng)歷塑造了不敗金身。

  在接觸過傳統(tǒng)武術、排球、田徑、標槍、拳擊、摔跤等眾多體育項目后,管建民把自己的人生坐標長久地固定在了散打這個項目上。他把在其他項目上的思路和經(jīng)驗賦予古老而新銳的散打,這些觸類旁通的認知為他在發(fā)展散打的過程中提供了一個相對廣闊的空間,也正是在相關項目的經(jīng)驗累積中,使管建民對散打的認識可以站得比常人更高。
1987年,管建民作為首批特招生進入北京體院。1991年,畢業(yè)剛一留校的管建民就開始擔任北京體院散打隊主教練。在帶領體院隊的11年中,管建民不僅帶出了第一個武狀元,而且也帶出了世界冠軍、全國冠軍三十多人次。
1996年到2005年,管建民擔任中國國家散打隊主教練。他帶領國家隊參加的全部比賽如下:
2001年第六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亞美尼亞)
2003年第七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中國澳門)
2005年第八屆世界武術錦標賽(越南)
2002年首屆散打世界杯(中國上海)
2004年第二屆散打世界杯(中國廣州)
1998年第十三屆亞運會(泰國)
2002年第十四屆亞運會(韓國)
2005年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澳門)
1996年亞洲錦標賽(菲律賓)
1997年中、日、美搏擊對抗賽(中國太原)
1998年中、美搏擊對抗賽(中國北京)
1998年中歐搏擊對抗賽獲得(中國上海)
1999年中國功夫?qū)γ绹殬I(yè)拳擊(美國拉斯維加斯)
1999年中國功夫?qū)γ绹殬I(yè)搏擊(美國夏威夷)
2000年中國功夫?qū)γ绹殬I(yè)拳擊(中國廣州)
2000年中、俄散打?qū)官悾ㄖ袊本?
2000年中、法散打?qū)官悾ㄖ袊本?
2001年中、日散打?qū)官悾ㄖ袊颖崩确唬?
2001年中國功夫?qū)β殬I(yè)泰拳對抗賽(中國廣州)
2002年中國功夫?qū)Ψ▏殬I(yè)搏擊(中國西安)
2002年中國功夫?qū)β殬I(yè)泰拳對抗賽(中國澳門)
2002年中國功夫?qū)β殬I(yè)泰拳對抗賽(中國廣州)
2003年中國功夫?qū)β殬I(yè)泰拳對抗賽(泰國)
2003年中國功夫?qū)θ毡韭殬I(yè)自由搏擊對抗賽(中國西安)
2004年中國功夫?qū)θ毡韭殬I(yè)空手道對抗賽(中國廣東佛山)
所有比賽無一敗績,管建民是中國武術散打界的一個神話。和地方教練不同,管建民身上擔負了更加沉重的責任,他代表的是國家。令他驕傲的是,從1996年到2005年,他帶領的國家隊沒有輸過一場比賽。
十年時間,從得分得點和抗擊打能力的提高,到高強度的體能訓練,管建民開創(chuàng)了散打訓練的新風格。“賽場上面機會總是轉(zhuǎn)瞬即失,一旦逮著機會,就要充分利用,堅決果斷地把優(yōu)勢擴大成勝局,這就需要運動員擁有充分的打擊能力。打擊能力包括技術和力量,以及組合彩票平臺建設發(fā)揮的能力。”到國家隊集訓的運動員都是各個隊伍的尖子選手,他們在國家隊訓練后會把國家隊先進的訓練經(jīng)驗帶回到各地方隊,管建民就是這樣逐漸影響了中國散打界的訓練風格。
“中國散打技術要想保持領先,最主要是運動員得從心理素質(zhì)上提高,同時要增強打擊能力,我們的散打風格需要加入一些霸氣。”國內(nèi)比賽都比較注重得點得分,運動員心理上趨于保守,寧愿不得分也不要丟分。所以,雖然散打本身擁有很豐富的技術,受意識限制,比賽中往往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中國散打需要更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zhì),才能變得更加主動強勢,近幾年,這方面的不足通過不斷和國外不同搏擊項目的交流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從國家隊歷次對外比賽的表現(xiàn)看,管建民訓練的針對性和適應性非常明顯;蛟S沒有什么人比管建民對國外各種搏擊項目的了解更加透徹了,在了解的基礎上再運用智慧與策略制定恰當?shù)膽?zhàn)術,所以在管建民手中的國家隊才能所向披靡。
談到散打的技術層面,平時不愛說話的管建民立刻滔滔不絕起來:“跟國外搏擊項目對抗,每一次都要針對不同的對手進行訓練,先要了解對方,不能一味地用散打的東西對付對手。就拿泰拳來說吧,如果單純依靠咱們目前的這種訓練方法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泰拳要求在非常好的體能和技能的基礎之上重擊對手,不僅需要抗擊打能力和打擊能力,而且要有非常好的戰(zhàn)術運用,光靠打點是完不成五局比賽的,從體能上就抗不住。”
訓練既要有整體性,又要對個體有所側(cè)重。不但要針對每個運動員的特點,還要針對每次比賽的性質(zhì)和對方的特點來制定每個隊員的訓練要求。“在國家集訓隊中,是要用一個運動員,而不是培養(yǎng),需要最準確地了解運動員的風格,最大限度地體現(xiàn)運動員的特點。”通過管建民因材施教,陳超、康永剛、鄭裕蒿、韓磊、柳海龍、苑玉寶……一大批運動員經(jīng)過國家隊的錘煉更加成熟出色。
管建民不屑于泛泛的人情寒暄。“超過我,我會敬佩你。”這是他面對散打?qū)I(yè)的價值觀。在他的工作與業(yè)余生活之間,似乎沒有清晰的界限:“我不知道,除了和散打有關的工作,我能找到哪種工作可以讓我如此全情投入。”他喜歡那種研究對手、針對訓練,然后在場邊指導隊員戰(zhàn)勝對手的感覺。“散打?qū)ξ叶,是事業(yè),是樂趣,不是工作。你不讓我做我也得做。”
韓國、日本、伊朗、俄羅斯等國家最早一批的散打運動員都是從北體練出來走出國門的,豐富的執(zhí)教經(jīng)驗和沒有失敗的成績使得很多外國隊伍對管建民趨之若鶩。管建民如今接到了很多外國隊伍的邀請,“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到國外帶隊,我總覺得一個中國人帶外國隊伍,再回來打中國人,別扭!”

“散打教父”李建平

  說李建平是中國散打的教父級人物一點兒都不為過。
他是我國現(xiàn)代武術散打運動的開拓者之一,多次擔任國家散打集訓隊主教練,率隊參加國際散打大賽獲得優(yōu)異成績,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武術散打運動員,其中有全國冠軍140余人次,獲亞運會金牌多枚。理論方面,他撰寫論文12篇,就散打訓練、比賽規(guī)則、賽事運作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作為目前活躍在國內(nèi)散打界最資深的教練,他的帶隊成績令人折服,他的訓練理論更影響了一代散打教練。
聽李建平說散打,你會發(fā)現(xiàn),他會謹慎準確地選擇語句、詞語、語速、甚至是中間的停頓,試圖尋找一種最恰當?shù)姆绞絹肀磉_他所意味的東西。就像他在擂臺邊指導隊員比賽,總是能瞅準最佳時機讓運動員用最恰當?shù)娜冉o對手最致命的一擊。

  李建平先生是散打界的元老,從1982年起,他就一直擔任武漢體育學院散打隊的主教練,二十多年辛勤耕耘,培養(yǎng)出了賈偉濤、丁峰、楊銳、翟壽濤、滕軍、張祖才、趙國宏、鄒國俊等一大批全國冠軍、世界冠軍;由他掛帥的武漢體育學院散打隊,一直是武壇勁旅,曾經(jīng)在1992年和1994年兩次登上全國團體冠軍的寶座。
在武術散打走向市場化、職業(yè)化的新形勢下,李建平于1996年創(chuàng)辦了長江搏擊俱樂部,開創(chuàng)了中國武術散打職業(yè)俱樂部的先河。
2005年十運會以后,年過五旬的李建平從武漢體育學院散打隊主教練的位置上退了下來,讓位給年輕人?墒,他卻沒有金盆洗手,退出江湖,而是南下中國澳門特區(qū),在澳門散打隊掛起了帥印。當記者打通他的手機時,他正帶領他的八名澳門弟子,隱居珠海,閉門苦練,備戰(zhàn)即將于12月在卡塔爾的多哈舉行的亞運會武術散打比賽。
說起掛帥澳門隊,李建平教練感慨良多。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字——難。
首先是組隊難。“以前在大陸,各地都是專業(yè)隊,國家撥經(jīng)費,隊員也都是專業(yè)運動員,選隊員要容易得多,一般都是家長把孩子送來訓練。可是,在澳門不同,澳門是武術協(xié)會組隊,經(jīng)費都是企業(yè)老板贊助的;隊員也都是業(yè)余選手,大都是中學生。”說起初建澳門隊的艱難經(jīng)歷,李建平話如泉涌。
今年年初,李建平來到澳門,正趕上一年一度的澳門散打錦標賽。他觀摩了比賽,想看看澳門的散打水平,并從中挑選隊員。沒想到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只有14個,平均一個級別不到兩個人,有的級別選手沒有對手,不戰(zhàn)而勝獲得冠軍。矬子里拔將軍,李建平從中選了11名運動員。本來有15個編制,可是他到澳門的許多體育總會選來選去,只選來了一個。
“往往是我們看上了一個,家長卻不同意;家長同意了,學校老師又不同意——因為這些學生要在暑假中參加夏令營。”李建平說,澳門雖然比較盛行泰拳、拳擊、自由搏擊,可是人們對彩票網(wǎng)站建設散打卻不甚了解,許多人認為散打和泰拳一樣,孩子學成了,大都到賭場去當保鏢。
隊員來之不易,卻又很容易流失。由于這些隊員是中學生,一般都面臨著升學、就業(yè)問題,所以許多人練了些日子,就半途而廢了,F(xiàn)在,李建平的隊員只剩下了八名。
其次是訓練難。“這些隊員都是中學生,業(yè)余選手,業(yè)余的體能、業(yè)余的技術,訓練也是業(yè)余的——都是白天上學,晚上過來訓練。”李建平感嘆道。但是,這些隊員都很能吃苦,每天下午放學后,往往顧不上吃飯就從澳門趕到珠海訓練,晚上10點訓練結(jié)束后,再趕回澳門。這讓李建平教練非常感動。
“留下的這些人,是真愛武術的人,他們訓練起來非?炭唷”
經(jīng)過半年多的訓練,李建平已經(jīng)帶領著他的八大弟子,參加了8月份舉行的第一屆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和散打世界杯賽,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但是,隊員們的表現(xiàn)卻讓李建平信心十足。
“這些運動員雖然年輕,訓練時間短,還屬于業(yè)余水平,但是那種拼搏的精神值得贊嘆。”李建平介紹說,“澳門的武術套路水平比較高,散打水平相對差一些。這次的青少年世界武術錦標賽,澳門隊獲得團體第三名,名次緊追獲得第二名的越南隊。這次的成績是套路成績和散打成績加在一起算。如果澳門的散打成績好,就和越南隊有一拼了。”
現(xiàn)在,中國澳門特區(qū)政府對武術開始重視起來,規(guī)定,如果能在世界錦標賽或亞運會上獲得前三名,政府將給予一定的資金援助。
“我們這些教練并不完全是為了錢才出來的。”李建平說,“雖然在這里收入上比在大陸略微多一些,但是,個人的困難是很多的,所經(jīng)受的孤獨、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等等,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我們是為了推廣、宣傳武術,為了散打運動的發(fā)展,才來這里。”
通過這半年多的教練生活,從事了二十多年武術散打運動的李建平教練對武術的發(fā)展,又有了新的感想。
“國家應該對援外教練給予一定的支持和照顧,不僅僅是在生活上的照顧,還應該在比賽成績上給予照顧。為了促進國外的武術發(fā)展,我們?yōu)槭裁床荒芊艞壱恍┆勁,讓那些基礎薄弱的國家和地區(qū)也能有所收獲呢?特別是那些由國家派出去的援外教練帶隊的運動隊,更應該給予照顧。我們應該像韓國學習,他們?yōu)榱送茝V跆拳道,自己付出了很多,犧牲了很多。”李建平強調(diào),“一塊獎牌,對我們國家來說也許不算什么,但是對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來說,就有可能促進這個項目在這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發(fā)展。我們的眼光應該放遠一些。”
在散打項目的技術規(guī)則上,李建平通過研究澳門流行的泰拳、自由搏擊等項目,認為散打技術規(guī)則需要調(diào)整:“規(guī)則應該簡化,這樣比賽才能夠更加精彩,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武術散打一個最大的不足就是缺少觀眾。以前還有個散打王比賽,吸引了很多觀眾。散打王的比賽規(guī)則就取消了先后倒地,增加了比賽的精彩性,比較成功。”
……
說起散打運動的技術規(guī)則問題,李建平的話語愈加滔滔不絕。從散打規(guī)則的完善,到中國大級別選手在世界上處于劣勢,再到散打運動未來的發(fā)展,他坦率而真誠地說出了自己的意見,表現(xiàn)了一個老武術工作者對武術發(fā)展的殷切之心。
“我們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在澳門的學校中宣傳武術散打,讓學生家長、學校老師、校長都真正地認識散打,了解散打。我們不僅要得到體育總會的支持,還要得到學校的支持,爭取從學校的體育尖子中選拔出武術人才,這樣武術散打就有了群眾基礎,有利于將來的發(fā)展。”
這次,李建平和澳門體育總會簽約一年,擔任澳門武術散打隊主教練。“我真是想通過這短短的一年,讓武術散打在澳門得到真正的普及發(fā)展。”李建平最后說。

劉海科,大隱于市 

  在我看來,身為“天下第一武館”的校長,劉?扑坪跤欣碛稍靹,但他卻出奇的溫和;在他的調(diào)教下,無數(shù)懵懂的孩子從塔溝武校走上了散打?qū)I(yè)運動員生涯,成為全國冠軍、世界冠軍,劉海科似乎有理由張揚,但他卻出奇的沉靜;作為河南女子散打隊主帥,河南女子散打水平在全國獨占鰲頭,劉?扑坪跤欣碛沈湴粒珔s出奇的謙虛。原來,迎風破浪的弄潮兒也可以固守最初的恬靜,大隱于市。
從傳統(tǒng)到競技,從民間到專業(yè),從套路到散打,從男子項目到女子項目……這些常人難以逾越的差異,在劉?粕砩暇谷唤y(tǒng)一了。

第一次采訪劉?剖2005年十運會決賽,在這一屆全運會上,女子散打被首次列入全運會項目。每隊各有三名運動員出場,采取三戰(zhàn)兩勝制,共有12支隊伍的36名女運動員展開對中國歷史上第一枚全運會女子散打金牌的爭奪。
當時帶隊出征的劉?,身份雖然是河南隊主教練,但實際一共帶領了6個隊伍多達四十余人到連云港參加決賽,這六支隊伍中,除了天津一個男隊外,其余5個都是女隊,包括河南、四川、寧夏、云南以及半個解放軍隊。也就是說,全運會女子散打比賽一共12個隊伍中有四個半都是劉?频。
目前國內(nèi)女子散打的格局明朗,河南占據(jù)主導地位,不僅單單意味著隊伍擁有最為強勁的實力,河南塔溝武校的隊員在人數(shù)上也占據(jù)了女子散打的半壁江山。
塔溝武校在女子散打這一塊著手比較早。劉?茙ьI的這支女子散打隊是2001年組隊的,當時女子散打尚在試驗賽階段。河南女子散打隊一直被對手戲稱為“保安團”“泥腿子”,因為河南女子散打隊是河南省體育局“省隊市辦、省隊院辦”的試點。2002年是女子散打舉行正式全國錦標賽的第一年,在這一年,劉海科便以河南省女子散打教練的身份帶領省女子散打隊和在塔溝武校訓練的蘭州軍區(qū)女子散打隊出征大連,結(jié)果河南女隊獲團體總分第一,蘭州軍區(qū)女隊獲團體總分第二,隊員個人獲得1金3銀2銅,12人全部進入前六名的優(yōu)異成績。2002年9月,劉海科又率兩個隊參加在廣東省南海市舉行的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奪得大賽所設女子6個項目中的5個冠軍,2個亞軍,4個第三和1個第五。從此,劉海科的女子散打隊伍實力便令其他省市望塵莫及。
回到十運會決賽地,經(jīng)過和勁旅上海隊的碰撞,在六名選手的捉對較量后,河南隊戰(zhàn)勝上海奪得十運會武術散打女子52公斤級、60公斤級、70公斤級小團體冠軍,打消了之前很多人關于“民辦武校充其量也就是以前的保安團”的懷疑和議論。
劉?瞥錾碛诎舜倭治湫g世家,父親是少林武術名拳師劉寶山。他從小就喜歡武術,隨父親習武。經(jīng)過在成都體育學院武術系的深造后,在擁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同時,劉?圃谖湫g理論和訓練科學方面開闊了眼界、提高了水平。
塔溝武校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武館”,武校從上個世紀70年代后期創(chuàng)辦以來,由三間茅草房、16個學員,發(fā)展到目前占地數(shù)萬平方米、擁有學生1萬8千多名、教職員工1千余人的大型武校。劉?颇壳笆巧倭炙滤䴗武術學校黨支部書記,常務副校長兼總教練。
劉海科在武術教學中特別注重科學訓練和意志培養(yǎng),強調(diào)以鐵的意志、鐵的紀律,培養(yǎng)造就成一支支“鐵軍”隊伍。身為塔溝武?偨叹毜膭⒑?,已經(jīng)為塔溝武校送走了23屆畢業(yè)生,總?cè)藬?shù)4萬人,其中被全國各大專院校和省市及公安、武警、解放軍武術專業(yè)隊特招的有5000多人。他培養(yǎng)的弟子遍及全國各省市,其中有20多人在省、直轄市、部隊、武警或體育院校的武術專業(yè)隊中擔任主教練或教練職務。在地、市級專業(yè)隊或武校中擔任教練的更是有百余人之多。
柯容亮、石旭飛、于飛彪、劉澤東、孫勛昌、張帥可、李明鳳……這些如雷貫耳的散打名將最初都是出自劉海科之手。多年來,在劉?频膶W生中有108位在世界或國際級比賽中獲取冠軍,236人在全國比賽中摘取金牌。在他帶領下,塔溝武校連續(xù)19年獲河南省武術散打團體第一名。
在剛剛結(jié)束的散打世界杯中,中國隊派出6男5女參加其中11個級別的比賽,劉?频娜麗蹖⒓用酥袊爡①悾齻兪桥56公斤級張宇潔、60公斤級李俊麗和男子60公斤級于飛彪。面對實力高低各不相同的對手,三人均表現(xiàn)出了高出對手一籌的技戰(zhàn)術水準,獲得了各自級別的冠軍,為中國隊帳下收入三枚金牌。

牛飛,是軍人就不會認輸

  膚色黝黑,目光銳利,緊閉的嘴唇透出一股剛毅與倔強,臉龐上多年前當運動員時留下的傷痕更增添了他的滄桑。面前的牛飛證實了人們心中關于軍人的一切想象。
有時候,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他會動搖你堅強的意志;有時候,命運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他會阻礙你前進的腳步,牛飛說,自己是一名軍人,在軍人的字典里,沒有妥協(xié),也沒有認輸。

  初次和牛飛相識,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張胸前掛滿軍功章的照片。
牛飛現(xiàn)在擔任武警總隊體工大隊副大隊長,并兼任體工大隊散打隊主教練,現(xiàn)在又是國家散打隊主教練。從2000年8月份掛帥武警散打隊,牛飛帶領這支軍中勁旅轉(zhuǎn)戰(zhàn)國內(nèi)外武壇,連續(xù)奪得了第九屆全國運動會、第十屆全國運動會、全國錦標賽和冠軍賽,以及亞錦賽、亞運會、世界杯、世錦賽等國內(nèi)外大型比賽的散打桂冠,并在世界警察搏擊大賽中連續(xù)三屆蟬聯(lián)桂冠。由于功勛卓著,他榮獲了“五一勞動獎”“武警部隊十大忠誠衛(wèi)士”等榮譽稱號,并兩次獲得一等功、四次獲得二等功、三次獲得三等功。
1966年,牛飛出生在山西省大同的天鎮(zhèn)縣。“小時候,我常聽姥爺講《三國》《水滸》《說岳全傳》等故事,特別崇拜古代的英雄人物,總想練一身武功。9歲時,我正上小學,縣里的少年體校到我們學校挑選武術隊員,我被選上了,從此開始了習武生涯。”
步入武林不久,牛飛就顯示出了自己的武術天賦,很快就進入到地區(qū)武術隊。他當時練習武術套路,多次參加山西省雁北地區(qū)武術比賽和山西省武術比賽,獲得過自選拳、槍術、劍術、對練冠軍。16歲時,他進入朔州師范學校學習,同時參加省運會,多次蟬聯(lián)冠軍。
1984年,山西省舉辦散打賽,雁北地區(qū)臨時組隊參加,牛飛也入選了散打隊。“那時,散打項目還處于試驗階段,人們對散打還不了解,各地也很少有開展散打的。當時,我們雁北地區(qū)報名參加的都是一些老拳師。我當時也想見識見識散打,就報名參加了。”牛飛說。
在這次散打比賽中,從來沒有進行過散打訓練的牛飛,憑著多年練習武術套路打下的基本功,竟然獲得了亞軍。“當時,我們隊的隊員都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了,我決賽時對以前的省冠軍,別人勸我說,別打了,贏不了?墒俏疫是上去和他比試了一下。”
在這場比賽中,牛飛出色的表現(xiàn),讓省散打隊的教練刮目相看,結(jié)果,比賽結(jié)束不久,他就被選調(diào)到省散打集訓隊集訓。1985年7月,牛飛從師范畢業(yè)后,被選入山西省武警部隊體工隊,后來又被調(diào)入武警總隊體工隊,成為武警總隊第一批散打運動員。從此,他開始了自己專業(yè)散打運動員的生涯。從1986年到1989年,牛飛征戰(zhàn)國內(nèi)散打擂臺,多次獲得60公斤級冠軍,成為武壇上的一員驍將。
“1986年,我第一次參加全國武警系統(tǒng)散打比賽,決賽中和當時的散打名將王建對陣,我獲得了亞軍。當時比賽非常精彩,那時的散打教練佟慶輝專門對這場比賽寫了一個戰(zhàn)例《釜底抽薪》,發(fā)表在雜志上。這以后,在這個級別上,我和王建經(jīng)常上演龍虎斗,不是我的冠軍,就是他的冠軍。”回憶起往日征戰(zhàn)武壇的歲月,牛飛感慨萬千。
1989年,23歲的牛飛因傷依依不舍地走下了他摯愛的散打擂臺,但是他并沒有離開他鐘愛的散打事業(yè)。2000年3月的一天,牛飛重新登上擂臺,此時,他的身份不再是一名運動員,而是武警體工隊散打隊的主教練。
當時,距2001年4月的九運會預賽只剩下半年多的時間,而武警部隊散打隊是軍中無大將——只有劉澤東一名有實力的隊員。當時比賽的項目是兩個級別組成的小團體,這樣只好動員老將邢志杰再度出山和劉澤東組成一個小團體。
“當時,邢志杰已經(jīng)退役兩年,又有了小孩,我做了許多工作,使他克服困難,再次參加比賽。我?guī)е柧,恢復體能、恢復技術,整整半年沒有回家。在香港的預賽中,我們獲得了前八名,進入決賽,大家都增強了信心。后來我們又根據(jù)實際情況,調(diào)整訓練計劃,終于在決賽中獲得了冠軍。這是體工隊建隊以來的最好成績,破了紀錄。第二年,劉澤東參加亞運會,又獲得了一塊金牌。”牛飛說起當年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非常動感情。“為了備戰(zhàn)全運會,我們從教練到運動員付出了很多,劉澤東訓練得太苦,有幾次都暈過去了。邢志杰那么大年紀,又兩年沒有參加比賽,恢復體能也是很困難的。”
九運會決賽,輪到劉澤東出場時,牛飛走到劉澤東面前,小聲交待:“貼身連續(xù)纏打,要有精神,軍人的精神!”
劉澤東點點頭。牛飛重重地拍了拍劉澤東的肩膀。  
劉澤東不負重望,在決戰(zhàn)冠軍的散打擂臺上,一連串的貼身纏打,打得對方無法應付。最終,武警散打隊奪得全國冠軍,劉澤東奪得個人第一名。
在劉澤東揮動著雙手歡呼勝利時,牛飛卻因勞累和緊張過度,心臟感到難受,讓人悄悄扶出了賽場。
牛飛的心臟不好,醫(yī)生說必須靜養(yǎng)休息?膳ow沒有休息一天,奪取了全國九運會的勝利后,他又盯上了首屆國際警察搏擊大賽、中日對抗賽、九國地區(qū)邀請賽等。僅僅一年多的時間,武警散打選手全部包攬了以上大賽的金牌和個人第一名。
5年的時間里,他用赫赫戰(zhàn)功證明了作為一名教練員的天分與能力:在國內(nèi)外重大比賽中奪得金牌45枚、金腰帶11條,多次擊敗美、日、泰等拳手。
九運會后,為了解決體工隊散打隊青黃不接的問題,牛飛開始到各地選拔隊員,先后選來了慶格勒、郭允超、趙波等運動員。同時,他還根據(jù)國內(nèi)散打項目的發(fā)展形勢,組建了武警部隊女子散打隊,培養(yǎng)出了秦力子等一批優(yōu)秀的女子散打運動員。2003年,秦力子獲得了散打世界杯賽冠軍,又獲得了世錦賽冠軍。在國內(nèi)的散打王爭霸賽中,她也獲得了冠軍。
“我選隊員,不僅看他現(xiàn)在的成績,還要看他的發(fā)展。比如慶格勒原來并不被人看好,他年齡大了,動作有些發(fā)僵?墒俏艺J為他還是有可塑造之處的。果然,引進來后,經(jīng)過調(diào)教,他的成績提高很快,十運會上他獲得了冠軍。”說起自己的隊員,牛飛如數(shù)家珍,F(xiàn)在,在牛飛手下,獲得過全國冠軍、世界冠軍的運動員有5名,他們是秦力子、慶格勒、郭允超、梁宏偉、張海川,堪稱武警部隊五虎上將。
雖然成績卓著,可是牛飛卻不滿足。他說,目前中國的散打項目還處于低水平的徘徊發(fā)展狀態(tài),還需要質(zhì)的飛躍。“這主要表現(xiàn)在散打的技術缺少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在我國,散打的專業(yè)運動員和體育學院的業(yè)余運動員水平相當;武術館校的隊員和專業(yè)隊的隊員水平相當,這在別的項目中是不可想象的,比如乒乓球,專業(yè)運動員比業(yè)余選手就是要高很多。這是由于散打技術不系統(tǒng),還是低水平、粗線條的。我們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技術的積累,才有可能突破。我們應該借鑒國內(nèi)外的一些優(yōu)秀的搏擊項目的技術,豐富散打項目的技術內(nèi)容。”牛飛說,他現(xiàn)在為了備戰(zhàn)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把全國跤王爭霸賽的冠軍聘請到體工隊,傳授摔跤技術。
“一個運動員獲得了冠軍,但是你不一定是成熟的。一個成熟的運動員,應該技術全面,經(jīng)驗豐富。而一個成功的教練員,不僅僅是懂得訓練手段和技術,更重要的是責任心和對這項事業(yè)的熱愛。”牛飛最后說。

 

 

溫莊,續(xù)寫傳奇

  父親溫敬銘——中國最早的武術教授;母親劉玉華——中國最早的九段高手;哥哥溫力——中國最早的武術研究生。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中,或許,溫莊腳下武術的這條路會更平坦;但也或許,成長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需要承受更多的壓力,付出的比常人更多。作為湖北散打隊的開隊主教練,作為中國散打名將肖小邦的發(fā)掘培養(yǎng)者,溫莊用他的成績不斷證明自己、挑戰(zhàn)自己、超越自己,在書寫湖北散打神話的同時也赫然續(xù)寫著武術之家的神話。

  江城武漢,地杰人靈。
湖北省體工隊的溫莊教練,出身武術世家,從事武術工作數(shù)十載。他帶領湖北武術隊馳騁國內(nèi)外武壇,摘金奪銀,使湖北武術隊成為武壇中的一支勁旅,在武林中聲名赫赫。
1950年,溫莊出生在湖北武漢。他的父母是享譽武林的武術大家溫敬銘、劉玉華夫婦。溫敬銘和劉玉華早年入南京中央國術館學習武術,1936年在德國舉行的奧運會期間,他們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武術的風采。解放后,夫婦倆在武漢體育學院任教。
受家庭熏陶,溫莊從小就喜愛武術。“很難說我是從幾歲開始練武術的,一開始就是跟著父母、哥哥練著玩。后來就培養(yǎng)出了興趣。”溫莊說。在父母的督促、教誨下,溫莊從小打下了扎實的武術基本功。正當他想進一步練習武術、提高技術的時候,“文化大革命”爆發(fā)了,全國上下一片混亂,溫敬銘夫婦被打成了“牛鬼蛇神”,進了“牛棚”,溫莊也成了“黑五類”,自然也就沒法再練習武術了。
1968年,溫莊下鄉(xiāng)到了湖北京山縣當農(nóng)民。在農(nóng)村,不僅生活艱苦,而且勞動強度大。“那時,我們的勞動就是種水稻,每天累得直不起腰來,根本沒有精力練武術。”說起在農(nóng)村的生活經(jīng)歷,溫莊很是感慨。
在農(nóng)村這個廣闊天地里磨練了四年,1972年春天,溫莊返城回到武漢,在武漢鼓風機廠的鑄造車間當爐前工。“那工作就是煉鐵,又臟又累。”溫莊說。那時正是“文革”期間,工廠經(jīng)常停工,每天下班也比較早,這就給了溫莊重新練習武術的機會。1974年他開始參加湖北省和全國的武術比賽,1975年還參加了全運會。
“當時,湖北省還沒有組建武術專業(yè)隊,都是臨時組織隊伍進行集訓,然后參加比賽。”在這些比賽中,溫莊漸漸地嶄露頭角,1976年底,他被調(diào)到武漢市青少年宮任武術教練。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溫莊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系武術專業(yè),從此開始了系統(tǒng)全面的武術理論和技術的學習。
大學畢業(yè)后,溫莊被分配到湖北省體校任教,教授生理解剖學等基礎課。體校老師的工作雖然安逸,但是,溫莊更希望從事武術專業(yè)工作。1983年,他正式調(diào)到湖北省體工隊,擔任武術隊女隊教練。僅僅一年多,在1984年舉行的全國武術錦標賽中,湖北女隊就從原來的默默無聞而躍居團體第三名。從此,湖北女隊成了武壇勁旅。
1994年,湖北體工隊組建武術散打隊,當了十年女子套路隊教練的溫莊勇于接受挑戰(zhàn),主動要求擔任散打教練。“在此之前,湖北沒有散打隊。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武術散打就已經(jīng)開始在北京體院、武漢體院搞試點,當時我也學習了這些搏擊項目。我這個人愛接受挑戰(zhàn),總想做些新的工作,接受一些新的事物。”
問溫莊擔任散打主教練這些年共取得了多少冠軍,他說:“這可得好好算算,一時還真算不清。反正這些年,我們的很多運動員在全國比賽中都取得了前三名的成績,最著名的運動員當然是肖小邦。”
1993年年底,肖小邦正式入隊,入隊后的第一場比賽就被對手犯規(guī)踢傷了鼻子,未能繼續(xù)而后的比賽。第二年,肖小邦又在賽前訓練的時候腓骨骨折,又一次無緣比賽。1997年全運會,決賽的前一天晚上,肖小邦忽然發(fā)起了39度的高燒。雖然由于當年三個級別合計一塊金牌的積分方式已經(jīng)注定湖北隊與金牌無緣,肖小邦的比賽純屬為榮譽而戰(zhàn),而肖小邦硬是拖著一個晚上就燒掉了4.5公斤的身體,拼回了70公斤級第一名。緊接著,在泰國曼谷,肖小邦又拿回了一枚沉甸甸亞運會金牌。
從零開始的湖北散打,在溫莊的掛帥下,征南逐北,很快就成為國內(nèi)不可小覷的隊伍。
2002年年底,湖北隊進行教練員競爭上崗制度,溫莊想,如果自己總是坐著主教練的位子,那么小邦永遠是助理教練,永遠不能真正得到鍛煉獨當一面。于是,溫莊沒有報名參加教練員的上崗競爭。
雖然退居二線,可是這名武壇宿將卻閑不住,經(jīng)常到運動隊中去做些服務工作,時常給年輕教練做些技術指導。說到作為一名成功的武術教練有哪些經(jīng)驗,溫莊坦率地說:“做好教練工作首先要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要敬業(yè);在這個基礎上,作為一個教練員還要有前瞻性,要走在規(guī)則的前面;第三點,就是要重視科學訓練。”
說起科學訓練,溫莊感受頗深。他的愛人是從事體育科學研究的工作人員,在他擔任國家隊教練、備戰(zhàn)亞運會時,他曾經(jīng)把他愛人的一臺儀器帶到上海訓練基地,用來測試運動員生理指標,以此來安排運動員的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用試紙一測尿樣,就能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運動量的大小、是否有疾病等等。不相信科學,不按照科學安排訓練,是不行的,F(xiàn)在,國內(nèi)的許多教練員不重視科學訓練,只是憑著經(jīng)驗來,這樣是跟不上體育的發(fā)展的。”溫莊說。
有經(jīng)驗豐富的武壇驍將坐鎮(zhèn),有年富力強的年輕教練掛帥,湖北散打隊正雄心勃勃地備戰(zhàn)2009年將在山東舉行的全國第十一屆運動會。
“我們當然要爭取奪冠軍。有這個心愿,也因為我們有這個實力。我們現(xiàn)在有一批年輕的運動員,他們已經(jīng)成熟了。”
最后,問到這個年過半百,從事武術工作幾十年的老教練有什么心愿,他聲音洪亮地說:“當年我父母把武術帶入了奧運會,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武術。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60多年了,我們一直為武術真正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而努力。我的心愿就是讓中國武術在世界上廣泛傳播,進入奧運會。這也是每一個武術人的心愿。”

肖志民,擂臺無邊際

  “肖志民”這個名字對于中國散打界有著許多涵義。是他組建了河南散打隊,一手塑造了這支撐起中國散打半壁江山的強隊,是他在16年的執(zhí)教過程中發(fā)掘、培養(yǎng)了一批批優(yōu)秀散打運動員。王世英、馮礦、張成明、張繼中、劉淇、王向全……他們都是“肖家軍”的代表人物。肖志民獨具慧眼地發(fā)現(xiàn)了他們,也成就了河南散打的輝煌,而同時,這批優(yōu)秀運動員也造就了肖志民在中國散打界的重要地位。

  肖志民目前的身份是首都體育學院競體院院長,建校已經(jīng)二十余年的競體校擁有柔道、摔跤、乒乓球、籃球、棒球、羽毛球、武術套路和散打等九支運動隊,肖志民正常工作之余的絕大部分時間依然將主要精力放在散打隊伍上。“4月份體院新組建了一支女子散打隊伍,這支隊伍是北京的一線隊伍,代表北京參加比賽。”親自把關挑選隊員的肖志民如今正在悉心關注隊伍的每一個訓練和生活細節(jié)。
肖志民最先是練習武術套路的,他是河南武術套路隊的一名槍劍運動員,1986年武漢體院畢業(yè)后分配到河南省體育局武術處工作。
和武術套路發(fā)展時間早不同,散打項目的起步比較晚,1982年之前,散打和太極推手一樣屬于試驗項目,只在武漢體院、北京體院、浙江、廣東、河北等幾個試點嘗試開展,普及面很小。一直到1986年,“散打”這個詞在人們眼里還是十分陌生的。
散打的發(fā)展急需教練人才,1988年,練套路出身的肖志民開始組建河南省散打隊。
“當時從事散打是因為人才缺乏,散打的第一撥教練幾乎都是從套路轉(zhuǎn)過來的,包括曾于九、朱瑞琪。”由套路轉(zhuǎn)型散打無疑具有巨大的優(yōu)勢,套路運動員身體條件好,具有良好的靈活性柔韌性以及協(xié)調(diào)反應能力,有一個很好的基礎。而散打又深深根植于傳統(tǒng)武術,所以轉(zhuǎn)型散打后,肖志民并沒有感覺絲毫不適應。
可散打畢竟和套路有很大不同,一個是直接對抗,一個是自我演練,兩個概念。肖志民謙虛地說:“我當時也是邊學邊教,邊摸索邊積累經(jīng)驗。”
首先面臨挑選隊員的問題,肖志民下武校、走體校,從全國各地、從各個項目中挑選身體素質(zhì)好的苗子。“我選材一般要求隊員基本技術好、反應協(xié)調(diào)性好,王世英、馮曠、張帥可的條件就都不錯。”隊伍剛剛組建的時候非常困難,運動員的待遇包括訓練條件都很差,“連個擂臺都沒有,是我們自己做的擂臺。先拿磚砌,砌完磚往里邊填土,上邊放幾個破墊子,就成了每天訓練的擂臺。” 隊伍當時在離鄭州市四十多公里的航校飛機場里訓練,訓練房冬天連個暖氣都沒有,肖志民和隊員一起赤腳練習……往事不堪回首,肖志民說現(xiàn)在的運動員很難想象得出當時的艱苦。他每天都和隊員吃住在一起,尤其是大賽之前,管理力度非常大。肖志民說,多年的散打執(zhí)教經(jīng)歷使他由衷感覺到,一名合格的教練必須具備強烈的事業(yè)心。
條件的艱苦更加激發(fā)了運動員的訓練熱情,河南散打隊從建隊到出成績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1989年第一次全國比賽,馮偉就奪得了65公斤級冠軍。1993年,第二屆世錦賽散打正式比賽項目,肖志民帶隊參賽,王世英、馮礦奪得冠軍。趙洪偉、王世英,馮礦、張成明、鄭坤友、楊志強、楊金強、張繼忠、吳國梁、張帥可……河南隊培養(yǎng)了一批全國乃至世界冠軍。
河南散打的鼎盛時期來得比其他隊伍都要早,七運會,含金量十足的唯一一塊散打金牌被河南隊納入囊中。
回憶起七運會的情景,肖志民說:“當時比賽共設七個級別,全國一共十幾個隊伍,武警、武漢體院、廣東的實力都很強,拿到那塊金牌十分艱難。肖志民說, 拿到全運會金牌的時候很激動,覺得一切辛苦都沒有白費,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
八運會,河南散打取得兩銀一銅的成績。九運會,河南隊常寶臣和山東李東民合作奪得一枚金牌。
2002年,首都體院缺少散打教練,在河南隊待了16年、連續(xù)帶了三屆全運會的肖志民離開了自己一手建立的河南散打隊,落戶北京。
雖然身在北京,肖志民依然時時掛念著河南散打,“大家普遍認為河南隊近兩年成績下坡,實際上是隊伍正在經(jīng)歷一個新老交替的過程。河南隊的基礎雄厚,目前這支隊伍通過十運會的磨練會馬上起來的。”不僅從宏觀上關注河南散打的發(fā)展走向,具體到隊伍中的每一名運動員,肖志民都非常關心:“打十運會的馬超是我培養(yǎng)的,他正在備戰(zhàn)即將舉行的亞運會。”
說起散打的發(fā)展,肖志民說:“這幾年,散打不僅在國內(nèi)保持著良好的發(fā)展勢頭,在國際上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通過國際比賽我們可以看出,外國選手從基本技術到實戰(zhàn)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從技術層面來看,國外運動員以前側(cè)踹腿、側(cè)鞭腿,包括拳腿摔的組合能力都很差,我們打他們會很輕松,但是現(xiàn)在不同了,外國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已經(jīng)不在國內(nèi)運動員之下。在國際比賽中,我們已經(jīng)不存在明顯的優(yōu)勢,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散打這個項目的發(fā)展。”
肖志民培養(yǎng)的隊員一貫以技術風格全面、速度快、靈活而著稱。肖志民說:“其實每個教練員不同時期培養(yǎng)出的運動員風格也不完全一樣。”
我想,一名教練員風格的改變,最主要的是因為歲月。經(jīng)驗在不斷積累,理解也逐步深入。散打的內(nèi)涵是沒有盡頭的,散打的擂臺是沒有邊際的。“再過十六年,對散打一定會有更新的理解。”肖志民說。

 

 

尤邦孟,從猛士到大將的蛻變

  我曾經(jīng)看到這樣一段文章:如果只能選擇一名運動員寫入散打的發(fā)展史,那就是浙江隊的尤邦孟。尤邦孟是散打發(fā)展20年間呈現(xiàn)的一個天才,無論從技術、戰(zhàn)術到體能都是完美的。從他第一次拿冠軍那天起,在他比賽的級別中,別的教練和運動員只能討論誰拿第二名的問題以及與他比賽時如何不受傷的問題。

  尤邦孟說:“我父親是名武術癡迷者,但是他自己沒有從事過武術的訓練,所以希望我能完成他的心愿。從小父親就講《三國演義》《水滸傳》的故事給我聽,故事里的英雄個個都武功高強、身懷絕技,并且俠肝義膽、嫉惡如仇,具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概,這些正義的東西對我影響深遠,同時也讓我對武術由衷向往,我渴望自己也能成為故事里的英雄。”1989年7月,初中畢業(yè)的尤邦孟面臨人生的第一次選擇,是選擇繼續(xù)讀書還是另謀出路,而路又在何方?他深深困惑著。此時,三舅發(fā)現(xiàn)了他對武術的特殊愛好,帶著尤邦孟來到了溫州武術院。尤邦孟從此開始跟隨袁鎮(zhèn)瀾老師學習武術,也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武術生涯。“從1989年9月到1992年9月,在溫州武術院的這三年時間為我以后的運動生涯奠定了非常扎實的基礎。”由于袁鎮(zhèn)瀾老師非常重視技術的規(guī)范訓練和綜合技能的訓練,尤邦孟不僅接受了散打技術的訓練,還進行了武術套路以及古典跤的訓練,還曾獲得1990年浙江省運會古典跤55公斤級第二名的好成績。
運動員時期給尤邦孟留下印象最深的是1994年第一次獲得全國冠軍。從那次比賽開始,尤邦孟便在國內(nèi)稱雄,當年他參加了七項國內(nèi)比賽,全部奪得了65公斤級的冠軍,其中包括全國團體錦標賽、全國個人錦標賽、散打擂臺賽總決賽等,他也因此贏得了“全冠王”的美譽。此后的幾年,尤邦孟很少在國內(nèi)賽事65公斤級比賽中失手。在國內(nèi)稱雄的同時,1995年3月,在美國舉行的第三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上,首次參加國際比賽的尤邦孟沒有絲毫怯場,依然顯示出他在國內(nèi)比賽的霸氣,奪得了65公斤級的冠軍。兩年后的亞洲武術錦標賽,尤邦孟依舊沒有讓65公斤級的金牌旁落,他在國際賽場上同樣實現(xiàn)了“全冠王”的霸業(yè)。八運會的決賽中,尤邦孟除了拳法和腿法大顯神威外,在兩局六分鐘比賽中連摔了亞軍18個跟斗。 1998年曼谷亞運會,尤邦孟在65公斤級決賽中打得對手毫無招架之勢,對手索性倒地不起,引發(fā)一場虛驚。1999年和2000年,尤邦孟入選中國隊,參加中美武術散打?qū)官,兩度?zhàn)勝對手。
回憶自己的運動員生涯,尤邦孟出乎意料地說:“做運動員最大的感受就是忍耐一切的忍耐。要想成為優(yōu)秀的運動員,不僅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和精湛的技術外,還需要忍耐、自信、冷靜的精神品質(zhì)。”
1998年,浙江散打隊成立,由于戰(zhàn)績輝煌,尤邦孟擔任主教練兼運動員,以他為主沖擊九運會小團體冠軍。在短短的四年時間里,拿下全運會金牌談何容易。他一邊堅持訓練,一邊制定隊員的訓練計劃,當時的壓力非常大,“在這個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不合理的地方,有些小失誤,”尤邦孟說,“盡管我們具備了奪金的實力,但是最終與冠軍失之交臂。”在65~70公斤級小團體比賽中,尤邦孟毫無懸念地拿到了65公斤級的冠軍,但搭檔僅獲得70公斤級的第三名,最終獲得了一枚銅牌。雖然在九運會上沒有完成金牌任務,僅獲第三名,但這也是浙江散打運動成績的一大突破。九運會結(jié)束后,尤邦孟的角色重點逐漸轉(zhuǎn)移到教練員上。2002年至今,尤邦孟擔任浙江省散打隊主教練,2004年12月率中國散打隊參加第六屆亞洲武術錦標賽,2006年1月上調(diào)中國散打隊教練組,備戰(zhàn)2006年亞運會和2008年奧運會。
提到自己的得意門生,尤邦孟如數(shù)家珍。
鄭裕蒿:2001年九運會預賽75公斤級冠軍、2002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75公斤級第二名、2003年第七屆世界武術錦標賽75公斤級第二名、2004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80公斤級冠軍、2004年第二屆散打世界杯75公斤級冠軍、2005年十運會77.5公斤級冠軍
石旭飛:2000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冠軍賽48公斤級、2001年第六屆世界武術錦標賽48公斤級冠軍、2001年九運會預賽48公斤級冠軍、2002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48公斤級冠軍、2002年第一屆散打世界杯48公斤級冠軍、2005年十運會50公斤級冠軍。
張文飛:2000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65公斤級第二名、2004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70公斤級冠軍、2004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70公斤級第二名、2004年第六屆亞洲武術錦標賽70公斤級冠軍。
徐延飛:2002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70公斤級第二名、2003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70公斤級第二名、2004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70公斤級冠軍、2005年第八屆世界武術錦標賽70公斤級冠軍、2006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70公斤級冠軍、2006年第三屆散打世界杯70公斤級冠軍。
李偉強:2004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60公斤級第二名、2005年全國武術散打錦標賽60公斤級第三名、2006年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65公斤級第三名。
2005年是全運會年,這一年對于尤邦孟來說是極不尋常的一年。
隊里,在2004年底的南北明星對抗賽中,鄭裕蒿、張文飛不約而同受傷,而且都是傷筋動骨的大傷病,這時離十運會的預賽僅剩四個月,在預賽前張文飛和鄭裕蒿基本處在半休息狀態(tài),比賽出發(fā)時二人還沒有打過一場完整的實戰(zhàn)。在比賽中,兩名運動員通過頑強的拼搏勉強擠進十六強。沒想到,在五月中旬的一次訓練中,鄭裕蒿的鼻子再次遭到重創(chuàng),粉碎性骨折。整整一年,鄭裕蒿的正常訓練不會超過兩個月,都處于療傷狀態(tài),運動員的的思想已經(jīng)處于崩潰的邊緣。
主力隊員張文飛、鄭裕蒿不幸骨折,石旭飛2004年才復出,在年齡上處于劣勢。如何變被動為主動,爭取贏得獎牌呢?作為主教練,尤邦孟動足了腦筋,從制定細致的訓練計劃到后勤保障、科研監(jiān)控,每一步都深思熟慮。
而這一年,尤邦孟家里也發(fā)生了很多事。“上半年,我父親病情惡化,我不停地在杭州和溫州兩地趕。”5月中旬,十運會散打預賽結(jié)束后的第三天,尤邦孟的父親就永遠地離開了。“主治醫(yī)生告訴我,家人為了讓我和父親見上最后一面,盡力將父親的生命延續(xù)到預賽結(jié)束。”也是在去年,女兒頭部還動了手術,而就在年幼的女兒動手術的時候,尤邦孟依然在堅持帶訓……
一切苦都沒有白受,十運會,浙江散打隊取得二金一銀的成績,石旭飛和鄭裕蒿更是為尤邦孟實現(xiàn)了全運會奪金的夢想。“別人只看到金牌和榮譽,看不到背后的辛勤和汗水。”
“備戰(zhàn)十運會刻骨銘心的過程將是我執(zhí)教生涯中的寶貴經(jīng)驗,使我更加堅強地面對困難,做事情也更加注重細節(jié)的處理。”一年中經(jīng)歷了這么多困難,今后再多的困難也不怕。
讓尤邦孟談談教練員應該具備的素質(zhì),他總結(jié)了四條:1、要好學,不恥下問;2、要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掌握和認識項目的一些規(guī)律;3、全力爭取領導的支持;4、任何時候都要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思想和觀點。
今年初,尤邦孟正式調(diào)入國家隊教練組,目標是今年的亞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月底,首屆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在馬來西亞舉行,中國隊共獲得了16枚金牌,尤邦孟帶訓的3男3女摘得5金1銀的好成績。目前,尤邦孟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國家隊:“對我來說,這是和平年代為國效力的最好方式,這是一種至高的榮譽,我倍感自豪。”
做運動員的時候是金牌選手,當了教練后是金牌教練,我很想知道尤邦孟更喜歡哪種身份、更適合哪種角色。他說:“作為運動員只要做好自己的份內(nèi)工作就OK了,比如訓練的認真、平時生活的自我約束、賽前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只要自己知道該怎樣去調(diào)整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知道怎樣去對待比賽和對待失敗就成,是一種個體的控制行為。而作為教練員,面對的是一群運動員,不僅要向運動員灌輸自己的訓練理念和比賽的指導思想,關鍵是運動員能否接受并轉(zhuǎn)化為他們自己的思想,從而與教練員的思想保持一致。”散打是個體的對抗性競技項目,運動員的技術特點和技術風格不盡相同,所以在專項訓練方面又要區(qū)別對待,這是份瑣碎而又系統(tǒng)的育人工程。“運動員有匹夫之勇也可以獲取比賽的勝利,而教練員必須要有運籌帷幄的策劃能力和危而不亂的大將風度。” 他說對自己來講,兩種角色沒有更合適,只有去適應。

于萬嶺,構(gòu)建“大散手”體系

  從七運會開始帶散打隊,余萬嶺絕對是當今活躍在散打界一線教練中最有經(jīng)驗的一位。于萬嶺表面上看起來挺兇的,緊閉的嘴角露出固執(zhí)、倔強和威嚴,跟他聊天的時候,固執(zhí)才稍稍地撬開一個角兒,流露出隨和。
于萬嶺祖籍山東,或許正是因為他身上奔騰著的尚武的血,從小,他就開始接觸武術。他并不愿意過多地談論自己的過去,談話時用的形容詞也盡量儉省:“我當教練很長時間了,從七運會之前就開始,打了四屆全運會,現(xiàn)在準備打第五屆。”

  十運會,江蘇散打偕天時、地利、人和,一舉奪得一金兩銀的好成績。
于萬嶺麾下,名將眾多,從早期的藤軍、李明,到后來的喬小軍、張廷濱、邰普慶,到新崛起的于謹……這些隊員都是于教練自己帶出來的,對散打都是從毫無基礎到披金奪銀。
于萬嶺笑著說:“我喜歡的隊員還沒出來呢。”他說他喜歡技術加拼打型的運動員,既要有實力,又要有拼勁,還要有適合大賽的精神狀態(tài)。“現(xiàn)在的大級別運動員于謹我比較欣賞,如果他好好練,會很有前途。他就跟蠻牛式的,很猛,有體力,能打能拼。”于謹沒有辜負于教練的希望,在剛剛結(jié)束的錦標賽決賽中KO對手,酣暢淋漓地奪得冠軍。“我覺得,比賽只有這樣贏才過癮,對抗就應該是這種感覺,不能贏了人家卻讓人家不服氣。”
激烈的競爭,殘酷的比賽,搞了這么多年散打,問于教練有沒有覺得疲倦,他先是笑著說:“轉(zhuǎn)行來不及了。”但我知道他是在開玩笑,因為從他的字里行間中可以聽出他對散打這個項目深厚的感情。“我目前肯定是第一線年齡最大的教練,我總覺得散打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項目,更適合年輕人。也有好幾次萌生退意,比如十運會后,本來我真的打算退了,連省里開表彰總結(jié)會我都沒有參加,到新疆去散心了。后來聽說大會上宣布,除了散打已經(jīng)明確保持原班子,其他項目都要重新競聘。上上下下的領導對我都非常信任,我也只能硬著頭皮再干一屆全運會了。”
于萬嶺每天都住在隊里,“我們目前的管理模式是家庭式的,隊員就像孩子,隊伍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既然是家庭式嘛,總還得有個家長。這種家庭式管理方式從現(xiàn)代管理學的角度來看肯定不是最先進的,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是最有效的。”
江蘇省即將成立體工隊,江蘇省散打隊10月底就要從連云港搬到南京,訓練和生活條件會有很大改善,聽得出,于萬嶺對隊伍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于萬嶺說他雖然在散打圈子里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但是有時候會恍惚間覺得自己不屬于這個圈子。正是這種既可以全身心融入又可以在一瞬間跳脫的境界,使得于萬嶺對中國散打看得更清楚。
“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散打應該可以搞得更好,不但是中國體育、中國文化的品牌,還應該是精品,目前散打只是一個牌子,但還遠遠達不到精品。”
于教練說他不喜歡接受記者采訪:“這么多年在散打界,常被稱為優(yōu)秀教練員,但其實心里覺得挺慚愧的,因為整個散打都沒有體現(xiàn)出這個項目原本具有的優(yōu)秀,我們作為散打教練又從何而談優(yōu)秀二字呢?”
于萬嶺認為,散打源于傳統(tǒng)武術,具有傳統(tǒng)武術內(nèi)在的精神,但實際上已經(jīng)另起爐灶逐漸演變成另外一種模式了。“這是好的,是對傳統(tǒng)的突破,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問題在于要突破到什么點、突破到什么路上。”
很多年以前,于萬嶺就曾經(jīng)提出“大散手”的概念:“搏擊類項目很多,空手道、泰拳、跆拳道……當各種搏擊項目紛紛涌現(xiàn)出來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在具有戰(zhàn)略性的長遠角度來看。散打應該博采眾長,應該把所有搏擊類項目的優(yōu)點都集中在一起,汲取各家之長。于教練打比方說:“散打不能和其他項目成為兄弟姐妹,得是他們的老子。”散打等一切體育項目的推動在中國屬于政府行為,這就在本上是具備了其他搏擊項目不具備的巨大優(yōu)勢。“同時,雄厚的歷史積淀也賦予了散打具有一覽眾山小的氣勢,實在應該會當靈絕頂呀。”
2008年奧運會日益臨近,武術沒有正式進入奧運會不要緊,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讓世界認同武術的機會。這是外部的機會,而內(nèi)部,則需要有適當而完善的機制。談到規(guī)則,于萬嶺嘆了一口氣:“咱們的規(guī)則是改來改去,看這個不合適就改成那個,那個不合適又改回來,這樣顛來倒去到最后就是技術荒廢,鍛煉了一批老油條教練員培養(yǎng)小聰明運動員。”
規(guī)則是從具體的角度,而關鍵還是要確立正確的理念。“為什么現(xiàn)在的比賽組合技術表現(xiàn)不出來?為什么現(xiàn)在運動員打著一下有分了死活保住,底下教練員也在喊不要丟分、不要丟分?規(guī)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散打技術的走向,組合講究輕重緩急的應用,上下左右的配合,速度力度的結(jié)合,現(xiàn)在就是卯足了勁打一把,組合的東西都被忽略掉了。所以到最后就越來越?jīng)]有組合了。”
“體育項目有很多種,網(wǎng)球、擊劍,高爾夫……這些都是貴族項目,不一定需要觀眾爆棚,散打則是一種平民項目,需要吸引大量的人群,就像美國職業(yè)拳擊,拳臺下四五萬人看拳臺上兩個人打。現(xiàn)在的散打是空蕩蕩的場地,運動員比裁判員多,裁判員比工作人員多,工作人員比觀眾多。”
于教練的話題又轉(zhuǎn)到了散打目前的訓練體系上。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各個項目都開始建立自己的訓練模式。“既然散打?qū)儆诟偧俭w育項目,就不像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傳統(tǒng)武術,價值取向是很單一的,就是打贏對手,就是良好的技術加良好的體能。良好的體能如何獲得呢?是不是每天跑一萬就出來了?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跑一百公尺的田徑運動員不需要每天都跑一百公尺,跑馬拉松的運動員也不是每天都跑一個42.195公里。我們單場比賽2分鐘打三局,是要訓練如何將體力在8分鐘之內(nèi)完全發(fā)揮出來。連續(xù)比賽五天、七天,是要訓練就有能力恢復和儲備的問題。一個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能力調(diào)動出來,一個是如何盡快恢復。訓練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無限制地大強度30局、50局,這就是訓練模式的問題。”
散打項目至今還沒有科學的數(shù)據(jù),也沒有人可以說清楚如何訓練才是科學的,屬于粗放型階段。“有很多國外的運動員把其他項目的訓練理念和方法手段用到散打的訓練上,事實證明很快就能練出成績來。像俄羅斯、伊朗,他們或許接觸過中國的散打教練,但是散打教練主要講技術,而體能等其他方面的訓練他們一定是借鑒了其他項目才會有這樣的效果?茖W是打破項目界限的,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借鑒其他項目的訓練、監(jiān)控模型呢?這些不是一兩個教練、一兩個隊伍可以做到的。作為運動隊,全運會有指標,年度比賽有指標,壓力之下無疑會變得很功利,目光也會很短淺。所以我常常覺得每一個散打界里的人都應該有愧于這個項目,因為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把它搞好”。

 

翟壽濤,十年輪回悟散打

  翟壽濤絕對是散打界響當當?shù)娜宋铮撬资制鸺,鑄造出中國散打的龍頭隊伍——山東隊,是他培養(yǎng)了柳海龍、李杰、楊曉靖、劉獻偉等一批優(yōu)秀的散打運動員。
成功者各有各的姿態(tài),有的縱橫開闔指點江山,有的保持緘默高深莫測,而翟壽濤則顯然屬于那種低調(diào)的華麗。這種低調(diào)的華麗滲透在他生活和工作的各個細節(jié)中,成為他性格的一部分。
從翟壽濤的表情,你很難看出剛剛結(jié)束的一場比賽究竟是輸是贏,見到你,他的臉上永遠彌漫著一種淡淡的笑意。
當細細聽他訴說這么多年來帶隊經(jīng)歷時,才真正意識到,成功從來不會輕而易舉地降臨在某個人身上。起伏轉(zhuǎn)折或許會讓人喋喋不休,但也可能讓人變得沉默,最終平和。經(jīng)歷多年的沉積,它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紋理和質(zhì)感,會在人的性格深處默默閃耀。

  出生在軍人家庭的翟壽濤,從小就受喜歡武術的父親的影響,對武術有一種特殊的愛好。上初中的時候,翟壽濤曾經(jīng)跟青島民間一位練習長拳的梁老師學過兩年的傳統(tǒng)武術。
而從事散打,翟壽濤笑著說“純屬偶然”。那是上班后不久的事,翟壽濤報名參加了青島市一個散打培訓班,對散打一無所知的他覺得武術和散打本質(zhì)是一樣的,都是打。”
“我就跟父母說我報了個培訓班,他們一聽很高興,覺得我知道上進。一個星期訓練兩個晚上,每次訓練完回到家都是大汗淋漓的。家里人納悶,這上學習班怎么上的渾身上下都臟乎乎的?”
當時曹茂恩教練正在青島推廣散打項目,他經(jīng)常到培訓班為學生講解示范。
有一次上課正好趕上下大雪。青島的路上下坡多,一遇上天氣不好的時候就干脆沒了公交車。望著窗外濃重夜色下飄舞的鵝毛大雪,翟壽濤想,一星期只有兩次課,還是去看看吧。于是穿個棉衣跑著步上路了。“我記得到訓練場的距離還挺遠的,得有六七公里的路。”一身汗跑到訓練場一看,諾大的操場上一個人都沒有,翟壽濤就一個人站在操場旁邊教練員辦公室的屋檐下邊等。半個小時以后,曹茂恩教練出現(xiàn)在翟壽濤的視線中。“那天晚上就我們倆,沒練。”兩個人在簡陋冰冷的辦公室里聊了整整一個晚上。
憑借傳統(tǒng)武術的功底,再加上之前參與過田徑等許多項目,身體素質(zhì)不俗的翟壽濤經(jīng)過三個月的培訓,水平提高很快,得到了曹教練的賞識。學習班結(jié)束以后,翟壽濤跟隨曹教練進入青島琴島德貝冰柜廠俱樂部。由于曹教練是練拳擊出身,所以翟壽濤的拳法格外突出。
1988年,武漢體院招收特招運動員,翟壽濤被李建平教練招收到武漢體院。從此,他進入到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和正規(guī)的訓練中。“在體院,散打訓練水平很高,李建平也是全國非常有名的散打教練,有機會在名師手下訓練,有機會上大學,我非常珍惜。”而那段時間學習的武術理論、運動訓練學、體育理論,對訓練的輔助很大,也為以后當教練打下基礎。
回憶起在體院的日子,訓練的時間并不長,每天只有早操和下午4點以后的訓練,其他時間都是正常上課,當時學了五十多門必修課,理論基礎打得很扎實。科學正規(guī)的訓練使翟壽濤如魚得水,成績迅速提高。1989年,他獲得全國散打錦標賽第五,1990年奪得65公斤級的全國冠軍,成為山東第一個武英級運動員。
畢業(yè)后,聽從曹教練的話,翟壽濤放棄了武漢體院的留校機會,也放棄了回到家鄉(xiāng)青島的工作機會,開始為了第二年將要舉行的七運會籌建山東散打隊。
剛到武術院的時候,條件出乎翟壽濤意料之外的差。“整個武術院大院,就只有看門老頭兒和我兩個人。”我就住在武術院里,三樓上班、四樓睡覺,五樓有個會議室,掛了個沙包,就是訓練館。“當時趕上裝修,我住的那間房子的窗戶被打掉了,說是兩天就能安上,結(jié)果一拖就是半個月。”冬天的濟南很冷,窗簾被西北風刮得呼呼作響。實在待不下去了,翟壽濤就下武校,在運城武校待了兩個多月,一邊自己訓練,一邊幫他們帶隊員。
北體、武體的山東籍隊員,加上從武校帶回的幾個陪練隊員,七個人組成了第一支山東省散打隊, 1993年,這支臨時拼湊的隊伍在七運會預賽中奪得第四,決賽第六,團體拿到一塊獎牌。而身為運動員兼教練的翟壽濤獲得個人第二的成績。
七運會后,翟壽濤承包了年租金一萬元的訓練館,他借了五千塊錢教了上半年的場地費,搞起了散打培訓。通過培訓,收了培訓費,還上了租金,也在培訓班中發(fā)現(xiàn)了李東民、李杰、魏勇、李建斌、劉龍等好苗子。
“我記得當時買了9張單人床,50塊錢一張,又買了生活用品,就和運動員們睡在訓練房里。墊子也是自己買的,真是白手起家。”從那個時候開始,山東隊算是形成了。
1994年冬訓后,翟壽濤帶領山東隊赴遵義參加全國比賽。七名運動員報名,第一天報道,第二天過體重,第三天就下來一半,第四天就沒人了。“隊員稀里嘩啦一下來,我真是覺得沒臉見人。”當時院領導劉延海帶隊,正趕上他過生日。隊伍打道回府路過貴陽的時候,在火車站附近給他過生日。翟壽濤把生日蛋糕放在飯桌上,低垂著眼皮,聲音小得自己都快要聽不清了:“成績不好,請原諒。”劉延海說:“不要灰心,第一次出來比賽就當鍛煉隊伍!”院領導的鼓勵深深感動了翟壽濤,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干出點兒樣子來。
1994年下半年,冠軍賽在南京舉行,同樣,進入決賽的三個人第一天報道,第二天過體重,第三天就沒人了。翟壽濤要求自己的隊員每一場比賽都要到現(xiàn)場觀摩,暗暗發(fā)誓,下次比賽決不能再輸成這樣;氐缴綎|,翟壽濤跟隊員住在一起、練在一起,摸爬滾打在一起。和隊員一起訓練,一起實戰(zhàn),每天一個人陪著所有隊員打一圈,那一年的投入之大,只有翟壽濤和他的隊員們才了解。
1995年上半年南昌的團體賽,臥薪嘗膽的山東隊陳偉剛奪得60公斤級冠軍,翟壽濤至今記得當時自己的興奮,他把朋友送給自己的手表送給了陳偉剛以資鼓勵。在總共參加比賽的23支隊伍中,山東隊從上一年的倒數(shù)第一一躍而成團體第五。緊接著,在巴爾的摩舉行的第一屆世錦賽上,翟壽濤培養(yǎng)的第一個全國冠軍陳偉剛又拿到了第一枚世界比賽金牌。
在經(jīng)歷了1996年短暫的起伏后,八運會上,山東隊戰(zhàn)勝了實力不俗的內(nèi)蒙隊,一舉奪得大級別金牌。全運會后,山東隊吐故納新,隊伍又招了一批新隊員,包括柳海龍、楊松、王子岳。山東散打隊終于迎來的全盛時期。
2003年,火爆一時的散打王爭霸賽中,重量級、中量級和輕量級三位“王中王”都出自山東隊,一時間震動武壇。
山東隊的全國冠軍有劉龍、劉憲偉、楊曉靖,世界冠軍有陳偉剛、李東民、柳海龍、李杰……翟壽濤可以算是帶出優(yōu)秀運動員最多的散打教練了。他說培養(yǎng)隊員第一需要敬業(yè)精神,要對隊伍認真負責,對散打這個職業(yè)愛好。其次才是選好人、教好人、管好人,中間哪個環(huán)節(jié)不過硬都不成。“培養(yǎng)一個運動員不容易,要花時間,要有耐心。” 翟壽濤感慨。
2005年,山東散打隊在十運會中的全軍覆沒令所有人大跌眼鏡。
就像是一個輪回,2006年,翟壽濤帶領著一批新隊員出現(xiàn)在南昌的散打團體賽上,依靠年輕的隊伍,山東隊獲得一個第一,團體總分第五。這個成績和十年前山東隊在南昌的比賽完全一樣。
人的一生有幾個十年?十年對一個男人來說又意味著什么?從少不更事到閱讀人生,從歲月磨練到磨練歲月。十年的輪回給了翟壽濤太多的苦樂悲喜。經(jīng)歷是一種去粗取精的過程,事過萬千,不需顯露。

趙學軍,散打號令天下
 
有的人個性張揚,有的人則性格內(nèi)斂。趙學軍塑造了散打擂臺上無數(shù)個性十足的運動員,笑傲江湖的安虎,大將之風的那順格日勒,靈氣逼人的格日勒圖,石頭一樣堅忍的寶力高……他塑造的運動員個個活靈活現(xiàn),但他自己卻似乎是中國所有知名散打教練中最沒有性格的。儒雅地站在擂臺一角,從來不大聲喧嘩,沉穩(wěn)異常的表情動搖了人們對散打教練的普遍印象。
 
1984年,高中畢業(yè)的趙學軍考入當時的北京體院,專業(yè)為體育教育排球?qū)m。從小就偏愛競爭力強的體育項目,趙學軍開始逐漸厭倦自己的專業(yè)排球。他開玩笑說:“排球隔著網(wǎng)子,總覺得競爭力不夠,打不著人只能打球。”1985年,趙學軍進入體院散打隊,開始跟隨朱瑞琪學習具有實戰(zhàn)價值的散打。
在體院隊的三年時間里,趙學軍最好的成績是65公斤級全國第三。“當時還沒有散打的全國比賽,叫作全國對抗項目表演賽,我們在這邊比散打,旁邊的場地在推手。”北體畢業(yè)后,朱瑞琪力邀趙學軍留校,但是對家鄉(xiāng)感情深厚的趙學軍卻推說不喜歡北京的人多的環(huán)境,毅然回到內(nèi)蒙等待分配。想要把四年所學傾囊奉獻給家鄉(xiāng)的趙學軍被分到了呼和浩特郊區(qū)的一個中學——郊區(qū)九中擔任體育老師。
那個時候內(nèi)蒙還沒有散打隊,一個偶然的機會,趙學軍在體委碰到了當時內(nèi)蒙柔道隊的教練,他正在開辦散打班,趙學軍心想,自己跟人家也不太熟,但是為了能夠把握住從事自己喜愛項目的機會,一向靦腆的他硬著頭皮對柔道教練說:“我來教吧。”半信半疑的柔道教練讓趙學軍試一試,教了兩天,就跟趙學軍說:“你趕緊來我這兒教吧。”     
沒過多久,體工隊成立拳擊隊,得知趙學軍曾經(jīng)在北體跟隨王守信練過拳擊,柔道教練大力推薦趙學軍。在拳擊隊先是試用,然后借調(diào),三年后,趙學軍正式調(diào)到體工隊,成為內(nèi)蒙拳擊隊助教。1989年到1994年,在拳擊隊,趙學軍一待就是五年。回憶起在拳擊隊的日子,趙學軍說:“拳擊隊當時從國外聘請了一些專家,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先進的東西,包括系統(tǒng)的專業(yè)訓練學,那段經(jīng)歷非常難得。”
1994年,內(nèi)蒙散打隊終于即將成立。趙學軍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內(nèi)蒙散打隊的第一位主教練。萬事開頭難,內(nèi)蒙沒有任何武術、散打的基礎,趙學軍就和領隊到各個基層體校在其他項目里挑隊員。第一撥挑了將近三十個人,沒過幾天,三十個人就只剩下三個了。“當時練得太累,我年輕氣盛,太心急,把孩子們都嚇跑了。”就在這堅持下來的三個隊員中,有很快就在國內(nèi)散打大級別中嶄露頭角的安虎。之后,內(nèi)蒙散打隊逐漸走入正軌,那順格日樂、格日勒圖等隊員也陸續(xù)進隊。
趙學軍輕描淡寫地說:“內(nèi)蒙隊從起步一路都很順利。”但是隊伍一路走來的艱辛,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不同于其他地區(qū),內(nèi)蒙的武術基礎非常薄弱,隊員的柔韌性更是沒法跟其他省市運動員從小在武校學習的基礎同日而語,每一拳、每一腿、每一個摔法,趙學軍都要從頭教起。“很多隊員進隊時歲數(shù)就不小了,比如青格勒,進隊時什么都不會,已經(jīng)23歲了,現(xiàn)學散打,柔韌性差,訓練過程就更加艱辛。”
超負荷的訓練激發(fā)了隊伍的潛能,1994年4月成立的散打隊,到9月份比賽的時候,安虎就拿到第一個全國冠軍。在決賽中,當時還名不見經(jīng)傳的安虎擊倒名將孟和巴特,這一KO令全場震驚,也令整個散打界震驚。面對內(nèi)蒙隊冠軍的速成,有人說,散打這個項目容易,冠軍好拿,練練就能出成績。第二年上半年的比賽,內(nèi)蒙隊幾乎全軍覆沒,只拿了一個第五和一個第八。隊伍一回去,又有人說:“你看吧,他們?nèi)ツ甑墓谲娛倾碌摹?rdquo;
1996年下半年的冠軍賽,上半年兩個進入決賽的隊員一個拿到冠軍、一個拿到亞軍,成績使所有之前對于內(nèi)蒙隊和趙學軍的議論從此銷聲匿跡。內(nèi)蒙散打隊逐漸確立了他們在中國散打界不可動搖的地位。
在沒有任何任務壓力的情況下,八運會預賽,內(nèi)蒙隊發(fā)揮出色,那順、劉澤宇、安虎三員猛將一舉奪得大級別團體冠軍。到了決賽,冠軍被老牌勁旅山東拿到,內(nèi)蒙居亞軍。
九運會,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體委給內(nèi)蒙散打隊下達了一塊金牌的任務,面對超越競技較量的全運會,面對復雜的局面,內(nèi)蒙隊十三名隊員打進前八名,名次囊括第二到第八,卻無緣金牌。但是,那順一路酣暢淋漓的表現(xiàn)有目共睹。
比賽結(jié)束,人還在廣東的趙學軍接到了體委的電話,催他回去開會。趙學軍說火車票是明天的,“把票退了,坐飛機趕回來。”會上宣布文件,體委黨組決定免去趙學軍主教練職務,另行安排工作。
已經(jīng)盡力的趙學軍沒有一點情緒,因為他理解,作為全運會第一個項目的散打沒有完成既定任務,就等于內(nèi)蒙打輸了關鍵的第一仗,剛上任的領導當然要殺一儆百。
當時,散打隊的其他運動員全都放假了,只有打入當年散打王決賽的格日勒圖和那順沒回家。趙學軍想,進決賽不容易,得加緊準備,于是領著他們活動,給他們訓練,沒想到被領導看見:“以后訓練館你不要進。”一貫溫和的趙學軍被激怒了:“在你這練不了,我有地方練。”
2001年,趙學軍正式邁進了早已向他拋出橄欖枝的西安體院。
放假結(jié)束歸隊的內(nèi)蒙隊隊員回來一看,隊伍沒了,教練也沒了,紛紛給趙學軍打電話,說不服氣臨時任命的領隊和教練,不管趙教練去哪兒都還想跟著他。趙學軍說:“你們想來就過來吧。”
參加比賽的一線運動員全部來到了西安,加上二線的小巴特等運動員,一共十七八個人。就這樣,有“散打界儒帥”之稱的趙學軍憑借與隊員間深厚的感情,憑借獨特的個人魅力,號令未發(fā)已集合了所有內(nèi)蒙大將。“一開始還是很苦的,體院原本沒有這個項目,也就沒有訓練館,我和隊員就住在學校外的一所武校。訓練條件非常艱苦,就是水泥地上鋪一層薄薄的晴綸毯子,當時又正好趕上冬天,訓練館里四處漏風。”環(huán)境雖然艱苦,但是大伙兒齊心協(xié)力,恰恰那年的比賽打得最好,在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上,散打王六個級別,內(nèi)蒙隊有五個級別挺進決賽,拿到四個“散打王”稱號,總決賽中寶力高勇奪“散打王中王”。
隊伍一拿到成績,學校就開始重視了,運動隊從學校外調(diào)到學校里,緊接著竣工的新館也讓散打隊先挑。
去年十運會,趙學軍帶出的青格勒代表武警拿到冠軍,而女隊的秦力子也跟上海合作拿了一枚銀牌。
那順跟隨趙學軍留校現(xiàn)任女隊教練,青格勒去了武警,寶力高遠赴新疆,格日勒圖回內(nèi)蒙帶隊……如今那批曾經(jīng)叱咤風云的老內(nèi)蒙隊員都退役了。問趙教練是如何塑造出那么多個性運動員的,他說:“運動員的個性需要從他們場上的技術風格中體現(xiàn)。每一個人的身體條件不一樣,不能強調(diào)一樣的技術。趙學軍說,像戴雙海被人們稱作“矮腳虎”,腿根本踢不起來,這時候就得讓他們練別的。對散打技術的理解應該全面而實際,不管你用什么技術,戰(zhàn)勝對手就是好技術。散打的生命力和魅力在于個人有個人的辦法,這才叫“散打”。
今年上半年錦標賽悉數(shù)登場的都是新面孔。趙學軍的隊員男子打出了兩個前三名,女子則奪得一個亞軍。而原來曾經(jīng)稚嫩的年輕選手巴特爾也日益成熟,挑起了大梁,奪得75公斤級冠軍。
和運動隊相比,趙學軍更加喜歡學校的環(huán)境,氣氛寬松,壓力小,可發(fā)揮余地大,可以嘗試的領域更加寬廣。5月份,由趙學軍動議的“英雄榜MMA搏擊大賽”在西安舉行,“體育館坐得滿滿的,遠遠超過散打世界杯的觀眾。”這是一場綜合搏擊比賽,參加比賽的既有散打名將戴雙海,也有全國柔道錦標賽冠軍,還有北京意拳研究會幾位民間大俠,比賽還吸引了練習柔術以及自由搏擊的美國人。所有搏擊技術都允許使用,規(guī)則簡單,只規(guī)定禁擊部位。“開始人們都擔心會不會太危險,通過這次試驗,人們發(fā)現(xiàn)比賽的確激烈,但是十五對選手中只有兩個鼻子出血,沒有其他受傷情況。”比賽采用不同于一般散打比賽拳套的分指拳套,運動員打擊殺傷力的增大更提高了比賽的激烈刺激程度。“這幾年在訓練帶隊的同時我也在積極拓展散打的其他領域,比如職業(yè)賽事、商業(yè)運作,想為運動員尋找更好的出路,延長運動員的運動生命。”